全文实录 《2023年北京市大兴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4-11-10 09:35:16 | 作者: 项目展示
2024年8月22日,大兴区生态环境局举行了《2023年北京市大兴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会议由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综合执法大队队长李哲主持。区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科长王慧聪、生态管理科水污染防治工作负责人刘晓雨、大兴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李洋、污染源防治中心七级职员朱丹参加会议并解答记者提问。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区生态环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快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绿色成为大兴高水平发展的亮丽底色。
经过全区一起努力,大兴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稳定达标,声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2023年,我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分别为68微克/立方米、2微克/立方米、32微克/立方米,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2023年对三海子公园及我区河流国考市考断面开展了监测,监测结果为,三海子公园水质类别为V类水体;国考断面凤河--凤河营闸为Ⅲ类水体、大龙河--三小营为Ⅳ类水体、永定河--永定河桥为Ⅱ类水体;市考断面永兴河(天堂河)--荆家务村南为Ⅲ类水体、小龙河(永)--圆梦家园北侧拱桥无水、凉水河中下段--马驹桥为Ⅲ类水体、新凤河--烧饼庄为Ⅳ类水体。依照《地表水环境品质衡量准则》GB3838-2002五类水质对我区地表水做多元化的分析评价,大兴区地表水水质现状为V类,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污染类型属于有机与营养盐污染复合型。
2023年区级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和乡镇级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全年综合评价结果达到《地下水环境品质衡量准则》(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
我区城市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网格数共223个,其中1类区域123个,2023年平均等效声级为49.9分贝(A),达标率100%。2类区域100个,2023年平均等效声级为52.1分贝(A),达标率100%。
我区城市建成区道路交互与通行噪声路段共25条,路长34.00千米,2023年昼间平均计权等效声级为66.3分贝(A),达标率100%。
2023年我区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达到《地下水环境品质衡量准则》(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
农田灌溉水,根据(GB5084-2021)中表1的基本控制项目,监测结果均达到限值要求。
2023年我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市控土壤点位综合评价等级均为清洁(安全),达标率为100%。乡镇级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周边土壤综合评价等级均为清洁(安全),监测点位达标率为100%。
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作为“十四五”承上启下的一年,2023年度大兴区水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如何,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重要或创新举措?
生态管理科水污染防治工作负责人刘晓雨:感谢您的提问。2023年度大兴区持续深化“三水统筹”,落实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进展,确保大兴区7个国市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优Ⅲ断面比例高于市级目标14.3个百分点。区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达标。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完成“大兴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监控平台建设项目”,实现对大兴区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控全覆盖,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日常监督管理上的水准。同时,我局联合区水务局、区卫生健康委共同印发《大兴区镇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状况信息公开方案》,进一步细化我区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定期公开工作。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基于前期我区入河排口溯源排查经验,2023年度我局对全区入河排口做全面摸底排查,做到“有口皆查、有水皆查、应查尽查”,并按照“一口一档”的原则编制完成大兴区入河排口动态管理清单,极大的提升了我区入河排口的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针对农村地区水污染防治,因地制宜开展小微湿地治理农村里的生活污水试点项目,解决采育镇施家务、宁家湾等5个村的村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推动城市和农村地区水环境共同向好。
在水生态修复方面。成功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实施大龙河(安定段)水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植被缓冲带、河口湿地、净化塘等措施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整体情况,助力大龙河三小营国考断面水质2025年达到Ⅲ类目标,目前该项目正处于施工阶段。针对我区7处国家和市级考核断面周边水体,开展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价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2023年度我区水生态环境状况监测评价,水生态环境整体良好,为下一步国家及北京市推行美丽中国水生态相关指标积累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大兴区融媒体记者提问:空气质量必然的联系着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请问咱们在大气治理方面都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进而促进我们的“蓝天幸福感”越来越强?
污染源防治中心七级职员朱丹: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大兴区空气质量不断改善,较2013年,全区PM2.5浓度降低72微克,降幅达到66.6%;重污染天数减少77天,降幅达到92.8%;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PM10、SO2、NO2年均浓度实现稳定达标。2023年,我们进一步聚焦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治理、扬尘管控、污染过程应对等重点任务,制定了针对性的区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统筹推动蓝天保卫战各项措施落实、落地、落细。区委生态文明办印发实施新城地区大气精细化治理工作方案,明确监管频次、管理措施、管理标准,从区级层面打造大气精细化治理示范。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全区持续加大PM2.5、TSP、降尘量、道路尘土残存量、道路尘负荷、裸地等指标的监测和通报力度。对全区840条道路实行分级管理,提升道路扬尘管控水平;创建“绿牌”工地13家,打造施工扬尘管控示范;发挥施工扬尘环保税调控作用,征收扬尘环保税1.04亿元,居全市前列;采取留白增绿、小微、绿地建设、增色添香等针对性治理措施,累计治理非农裸地44.74平方公里。
同时,依托智慧生态大气平台,运用“天地空”大气治理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AI智能识别、车载走航、在线源解析、卫星遥感等手段,摸索“线索分析-精准溯源-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方案,逐渐完备“预、溯、测、查、管、提”六位一体大气治理模式,实现全区域覆盖监管。
未来,通过我们持续攻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向深入推动,大兴区的天空一定会更加清澈,群众的蓝天幸福感也一定会慢慢的强。
污染源防治中心七级职员朱丹:感谢您的提问,土安才能居安。建设用地的土壤环境安全,是关系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民生大事”。大兴区在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方面,首先是做到制度先行,去年区委生态文明委环境污染防治小组办公室印发实施《北京市大兴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工作指南》,明确土地开发利用5个阶段(即规划编制阶段、土地整理阶段、供地阶段、工程规划许可审批阶段、项目开发建设阶段)土壤安全利用管理要求,指导有关责任主体在土地开发过程中统筹考虑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合理的安排调查时间。其次是推动部门协作,区生态环境局和规自分局、临空区管委会通过畅通土壤污染信息共享机制、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机制、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考核机制等,强化联动会商,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能效。三是严格质量控制和报告评审,全覆盖开展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同时,将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质量控制、从业单位信用管理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组织评审事项做有效衔接。
2023年,我区共有27宗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均在供地前落实了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今年1-6月,共有12宗重点建设用地,也均满足土壤安全利用要求,切实保障了人居环境安全。下一步,大兴区还将深入贯彻“土壤法”“土壤条例”各项要求,依法依规开展建设用地监管,持续采取比较有效措施保障“住得安心”。
大兴区融媒体记者:您好,大兴区生态环境局在行政审批领域有哪些促进优化营商环境的亮点工作?
行政审批科科长王慧聪:大兴区生态环境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全行业探索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改革试点。针对环评和排污许可分两次办理的传统方式,为着力解决审批周期长、项目投产难、企业违法开工投运风险大等问题,在全面落实市级“两证合一”政策基础上,结合辖区实际,加大创新力度,对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推行全行业“两证合一”改革试点。创新“全行业覆盖、全流程并联”的大兴模式,全行业覆盖是突破国家和北京市实施行业范畴,为区内主导产业提供更多便利,让所有行业企业享受改革红利;全流程并联是指将原本串联审批事项做同时受理、联合勘验、并联审查、同步审批,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7月12日,我局为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一次性送达了环评批复和排污许可证,标志着北京市完成全行业首个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审批。
此外,我局开创减污降碳协同新路径,大兴区作为国家第一批减污降碳创新城市试点,我局在5月15日全国低碳日率先探索建立全类别项目“碳评”纳入环评新机制,倡导辖区企业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开展碳排放核算评价,鼓励企业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目前我局审批带领企业通过碳评了解自身碳排放情况,通过严格核实计算方式、企业自主减排,压减碳排放量637.61t,从环评领域推动构建低碳产业,为全区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下一步,大兴区生态环境局将全面落实推进美丽北京建设,以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协同推进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速全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精准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构建全民参与行动体系,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让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