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发挥数字化智能化优势 精准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时间: 2025-03-13 06:33:34 | 作者: 招标采购
2月17日召开的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提出要“继续下大气力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月28日,五部门联合召开金融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提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体现”,要“引导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增加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
微众银行作为我国首批成立的民营银行之一,自2014年成立之初,便树立并坚守“让金融普惠大众”的初心使命,瞄准广大小微企业融资的难点和痛点,基于自身数字银行的基因,发挥科技和数字化能力,倾力投入、艰苦探索、持续创新,逐渐完备服务体系,提升产品功能,初步探索出新型的“成本可负担、风险可控制、商业可持续”的数字化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精准有效地支持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目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2%以上,占小微企业的比重更高。所以能这样说,支持小微企业就是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就是支持民营经济。
微众银行坚持创新驱动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通过“自研+开源兼容多种平台”方式,实现国产化水平走在行业前列,并积极布局探索前沿技术。成立十年来,微众银行持续保持高强度科技投入,科学技术人员占比始终超过全行员工数的50%,历年科技投入占比超过9%;截至2024年末,累计提交专利申请4,000多件,累计取得授权专利1,300多件。2015年,我行上线了全国首个基于分布式架构的“Openhive开放蜂巢”银行核心系统,该系统具备大容量、低成本、高可用特点,使得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成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同时,积极探索应用AI、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即“ABCD”)等前沿技术,将成果应用于产品创新、客服、营销、风控和反洗钱等领域,建立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打造了国产化、数字化、模块化、智能化的数字银行能力体系。2024年,系统支持单日金融交易笔数峰值突破14亿笔,全年关键产品综合可用率保持超过99.999%的高可用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微众银行早在2015年即启动AI研发技术布局,初期聚焦智能客服领域,逐步拓展至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营销、智能质检、风险管理等核心环节,并在隐私计算领域率先应用联邦学习技术,构建了覆盖多元场景的AI技术应用体系;2023年以来,随着大模型和生成式AI发展进入快车道,微众银行持续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AI算力利用和加速AI应用开发,陆续打造AI工程化平台、智能交换机等一系列软硬件AI核心能力,并完成包括Deepseek、Kimi在内的多个业界大模型的部署与应用探索,在营销、运营、风控及消保等多个环节赋能业务发展。例如,在智能推广方面,基于联邦学习与大模型技术,在业务数据不出本行的情况下,联合广告平台、第三方数据源等进行联邦建模,精准找到目标用户,使用多模态大模型对优秀素材完成分析并生成新素材,然后使用AI自动化投放模型在媒体平台精准投放,大幅度降低了营销获客成本,该数智化营销项目获得了《亚洲银行家》2025年“亚太最佳AI/生成式AI中小企业营销应用项目”奖。在智能运营方面,客服机器人已覆盖全行大部分业务的在线客服场景,智能语音机器人项目荣获了《亚洲银行家》评选的“2023年度卓越零售金融服务奖——最佳语音机器人项目”奖项。
与中大规模的公司相比,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天然弱势,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小微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经营不确定性高,银行“不敢贷、不愿贷”;二是小微企业轻资产经营,缺少土地、房产等受银行认可的合格抵押担保,难以达到传统的银行贷款门槛;三是小微企业信息透明度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更突出;四是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呈现出规模小、频度高、时间急等特点,对小微企业的借贷管理和综合服务的规模不经济、成本收入比高,导致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门槛高、获得感差、覆盖率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微众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痛点和问题,向小微金融风险成本高、经营成本高和服务成本高等“三座大山”发起持续冲锋,经过反复讨论思考、研究推进、调整优化,于2017年创新性开发上线了全国首个线上化、无抵押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微业贷,小微企业通过一部手机,数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从授信申请到最终贷款发放。打个比方,传统银行服务,就像人工提水浇灌树木;而微业贷的服务方式可看作是修建管道,按需智能自动滴灌。凭借科技、数据和渠道优势,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多维第三方公信力数据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问题,推动了客群的下沉;同时,通过全流程的线上化服务,大幅度降低了业务开展的人力等成本,让普惠金融在商业上变得可持续,助力解决传统金融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部分群体金融服务未能覆盖的问题。
微众银行的数字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数字化大数据风控。构筑了“企业+企业主”双维度全流程数字化风控体系,结合企业主个人信用评估,运用银税互动、银商互动等提供的企业税务、工商、征信、司法、电力等第三方公信力数据,对企业经营能力与企业主偿债意愿进行双维模型评价,更精准识别和评估客户风险,推动服务客群的下沉。二是数字化精准触达。运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联邦建模等前沿技术优势,持续提升客户推广内容、产品链路、人机服务等环节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通过事件化、标签化、精细化运营手段,实现用户在不同场景、不同环境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同时也提升了客户转化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三是数字化客户服务。把数字化优势结合场景和客户的综合需求,主动为客户提供其生命周期所需的、持续的经营管理服务,不断延伸“惠企”服务。通过与政府平台、担保、知识产权服务等机构合作,构建涵盖补贴申报、出行、人才、法务、财务、传播等方面的特色企业权益体系,逐步提升客户满意程度,实现以低成本为客户提供普惠性的增值服务。
微众银行的“微业贷”产品,依托金融科技,借助互联网渠道优势,可以为公司可以提供纯信用、全线上、全自动、分钟的便捷服务,客户可在线完成申请、借款、还款等全流程操作,无需提供繁杂纸质材料,无需前往线下网点办理业务,大幅度降低触客成本和经营成本,实现了“1分钟服务200家企业”的极致效率和7×24×365的全天候服务,大幅度的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有效契合了小微企业快速周转的资金需求。
深圳市惠尔智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无人驾驶技术研发的新兴科创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领域,无人驾驶研发需要持续投入资源以推动创新突破,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为该公司带来了迅速增加的市场订单。为把握发展机遇,惠尔智能积极扩充核心团队规模、增添设备采购与设备升级,进一步夯实研发技术与交付能力,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导致公司资金流转紧张。偶然的机会,公司创始人常总关注到微众银行“微业贷”产品——一款专为民营小微企业设计的线上化信用贷款服务,无需抵押担保即可高效申请。通过简单的线上注册与资料提交,惠尔智能仅用十余分钟便成功获批136万元信贷额度,并当日完成对上游供应商的货款支付,保障了业务发展的连续性,缓解了企业的金钱上的压力。事后常总表示:“微业贷的数字化服务体验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从清晰简洁的页面指引到全程无纸化的操作的过程,短短几步即可灵活调配资金,既能按需申请用款,也支持随时还款。这种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为我们在技术升级和供应链协同中提供了重要助力。”此次合作不仅体现了惠尔智能对创新技术的追求,更展现了微众银行以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成果。通过纯信用、线上化的融资模式,“微业贷”精准匹配科创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的发展特性,为技术成果转化注入金融动能,助力企业在产业升级浪潮中稳健前行。
目前,微众银行微业贷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申请贷款的中小微企业超500万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占比近100%;超50%为企业征信白户,超70%的授信企业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户均授信约100万元,笔均借款约30万元;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贷款余额占比达到70%以上,充分满足了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大幅度的提高了小微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下一步,微众银行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金融管理部门关于金融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部署和要求,把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摆在全行战略高度,充分的发挥其数字化模式、科技开发能力、业务快速响应的差异化优势,深化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风控、营销、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深入推动数字金融和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围绕民营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逐步优化产品形态,完善服务体系,丰富产品功能,提升客户体验,助力提升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