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务院正式批复西安迎来新城市定位
时间: 2025-03-04 01:24:06 | 作者: 中标公示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2021—2035年)》。
规划中明确,国家赋予西安的定位,不但是陕西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而且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
有分析认为,规则批复与之前的猜测的差不多,比成都多了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足以看出国家对西安科技,文化,教育的认可!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
发挥西部经济中心、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交往中心以及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
到2035年,西安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02.4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35.2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410.77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3.35亿立方米。
该规化提出,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批复要求,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热情参加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协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带动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协作,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水平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级,促进陕西西咸新区融合发展,加强中心城区与县城功能联动。
持续加强秦岭生态屏障保护修复,修复渭河流域生态系统,加强荒山绿化,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障现代都市农业空间需求,优化农业空间布局。
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产业布局、综合交通、设施配置和土地使用,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科学技术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需求,优化国际贸易、文化旅游和科研教育等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提升国际航空、铁路枢纽功能,完善多向联通、多式联运的对外对内通道,建设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利用。统筹水利、能源、环境、通信、国防等基础设施空间,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抗震减灾,优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区域布局,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统筹安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完善城乡生活圈,促进职住平衡;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营造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
严格开发强度管控,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有序实施土地综合整治。
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健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加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世界文化遗产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等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水平,严格地下文物埋藏区空间管控。
加强对城市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整体保护“八水绕长安”的古都山水环境,保护好历史城区和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
下一篇:
“城市绿心”破茧成蝶